声明
- 中文名称
- 大兴安岭
- 英文名称
- Greater Khingan Range
- 地理位置
- 黑龙江省西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 走 向
- 东北-西南
- 长 度
- 1400多公里 [3]
- 宽 度
- 200-300公里
- 起 点
- 北起黑龙江畔
- 终 点
- 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
- 主 峰
- 索岳尔济山
- 海 拔
- 1100-1400米
- 所属国家
- 中国
- 适宜游玩季节
- 四季皆可,夏秋最佳
- 建议游玩时长
- 2天
- 当地气候
- 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开放时间
- 全天
- 门票价格
- 免费
- 著名景点
- 北极村,胭脂沟,最北一家,北红村
大兴安岭山系概况
编辑大兴安岭古称大鲜卑山,是中华古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4]
大兴安岭中的“兴安”系满语,意为“极寒处”,因气候寒冷而得名。大兴安岭山脉东北起自黑龙江南岸,南止于赤峰市境内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呈东北-西南走向,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3°至北纬53°30′,东经117°20′至东经126°之间,
[5]
全长1400公里,均宽约2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总面积32.72万平方公里(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约24万平方公里,黑龙江省境内8.48万平方公里)。
[3]
大兴安岭以兴安盟境内洮儿河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北段长约770公里,地势由北向南逐渐升高,次高峰位于兴安盟阿尔山摩天岭,海拔1711.8米。山地东西两侧是嫩江右岸支流和额尔古纳河水系的发源地,森林覆被率达60%以上,以兴安落叶松占优势的针叶林为主,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是我国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国家森林保育区。南段又称苏克斜鲁山,长约600公里,草原植被居多,最高峰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黄岗峰,海拔2035米。在大板-林东-鲁北-乌兰哈达一线以东的低山地带坡缓谷宽,宽阔的山间盆地与河谷平原交错,水草丰美,是优良草牧场。
[1]
[3]
大兴安岭地势呈西高东低,位于地势第二阶梯东缘,
[6]
第二梯阶第三梯结合部,大兴安岭山脊以东为第三阶梯地,以西为第二阶梯地。大兴安岭地貌形成具有明显的不对称形态。全区地形总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最高峰黄岗梁,海拔2029米(一说最高峰为伊勒呼里山主峰—呼中大白山,海拔1528.7米);最低海拔180米,是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最低温度-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大兴安岭形成过程
大兴安岭地区系新华夏系第三隆起代北段之地质带。上元古代时期,系原始海洋的蒙古海漕,属早期地质构造中“五台运动”的产物。古生代时期,在“加里东”地壳激烈运动中,区内出现海陆交汇地层。至石炭纪和二迭纪,经过“海西运动”,海水东泄退出,全区上升为陆地,形成大兴安岭褶皱带与伊勒呼里山系雏形,呈北东、南西走向。
[7]
中生代时期,侏罗纪后期至白垩纪初期的“燕山运动”,使本区出现强烈褶皱、断裂和火山喷发,加之西伯利亚板块与中国板块挤压、相撞,大兴安岭褶皱带进一步上升,形成新华夏隆起带和阶梯式断裂带,主轴呈北北东向展布。
[7]
新生代时期,早期第三纪大兴安岭隆起带和区域断裂带,继续稳步上升。受长期侵蚀和剥蚀,出现“兴安期夷平面”。“喜马拉雅运动”使本区出现新褶皱、大断裂,火山喷发激烈,出现黑龙江、呼玛河、多布库尔河、甘河、盘古河等多处断裂带。至第四纪及其尔后,大兴安岭继续缓慢上升,发育成大兴安岭山脉和断裂带及河谷地带。
[7]
大兴安岭土壤环境
大兴安岭地区特有的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居全国之首,肥沃且无污染。
[8]
大兴安岭为多年冻土带,处多年冻土带南部。盘古河以西及河源南向东直线以西为大片多年连续冻土带,其它为岛状多年冻土带。
[7]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土壤类型主要有: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灰黑土、草甸土、沼泽土。
[9]
大兴安岭地质地貌
编辑大兴安岭东北组兴安山地属地型区,兴安岭山地与台原中的兴安岭北部台原地貌区。西部为高纬寒冻地貌类型区,东部为高寒侵蚀地貌类型区。地貌由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构成。中山有山脉形态,但分割较碎。低山山形圆浑,地面零碎,较丘陵分布规则。全区地形总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黄岗梁是大兴安岭最高峰,海拔2029米;最低海拔180米,是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伊勒呼里山西东走向,横卧本区,东低西高,400公里长,系黑龙江水系和嫩江水系的分水岭。中山区相对海拔300~500米,分布于本区西部和中部的新林区、呼中区、塔河县。山体由一系列宽缓复背斜组成,地形起伏大,切割深。低山区相对海拔200~300米,主要分布于岭东的呼玛县和岭南的松岭区、加格达奇区。山体浑圆,山坡和缓,坡角一般为15~30度。丘陵区相对海拔50~200米,分布于东部、南部和北部。地面呈岗阜状起伏,坡长而缓,坡角一般为10~15度。山间盆地,分布于全区河谷地带。河谷宽阔,谷底狭窄,直线河谷较多。
[7]
大兴安岭气候特点
编辑大兴安岭同时为重要的气候分带。夏季海洋季风受阻于山地东坡,东坡降水多,西坡干旱,二者呈明显的对比,但整个山区的气候比较湿润,年降水500公釐以上。山脉北段是中国东部地区最冷之地,冬季严寒(平均气温-28℃),有大面积多年冻土区。该地区覆被著茂密的森林,野生动物丰富,有鹿、麋、貂、山兔及许多毛皮兽。山脉中段与南段温暖干燥得多,1月气温约-21℃,年降水量250~300公釐,雪量也较少。
[12]
大兴安岭主要山岭
编辑哈拉哈火山群位于阿尔山,是大兴安岭地区重要火山群之一,火山群集中的区域面积达3500平方公里,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其中有50余个火山锥,上百个火山丘,7个高位火山口湖(天池),数十个熔岩堰塞湖,著名的有松叶湖、杜鹃湖、乌苏浪子湖、鹿鸣湖以及多姿多样的熔岩地貌。分布在大黑沟一带的熔岩丘是全国唯一的规模最大的玄武岩地貌。
[13-14]
药泉山:也叫极乐山,位于五大连池火山群的南部。它喷发年代大约在30万年以前,火山海拔355.8米,高出地面60.8米,远看像某个土山。是五大连池火山群中海拔最低、规模最小的火山,但形态较典型。
[15]
大白山:大白山在北温带最大的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大兴安岭北段最高峰。山势南陡北缓,海拔较高,峰顶为1528.7米。它具有典型的森林植被垂直带景观特色,5、6月份的时候往往可以见到山巅白雪皑皑,山下万木葱绿的景色。大白山山腰有山泉,山顶多石海,石头上多生有石耳。山坡下部平坦的地方则形成了石堆、石海、石河。
[15]
黄岗梁是大兴安岭最高峰,海拔2029米。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北部,黄岗梁地区保存了第四纪冰川最完整的形态,且类型多样,是典型的山谷冰川,黄岗梁两侧有冰斗、U型谷、角峰、终碛堤、侧碛堤、条痕石漂砾等冰川遗迹,被称为冰谷林海,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冰川地貌齐全、科研价值最高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黑龙江至南部的大兴安岭主脉之间的主要分水岭为额木尔山脉,平均海拔为1000米左右,构成东部中山地带;老潮河与大林河之间的霍洛台山,海拔927米,地势稍低,构成南北向中部的中山地带;西为大兴安岭北端主脉,分水岭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地势较高构成南北向西部的中山地带。
[16]
大兴安岭自然资源
编辑大兴安岭植物资源
在大兴安岭,因立地条件的差异及海拔高度不同,兴安落叶松林呈现不同的森林类型,其中分布广且具代表性的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越桔—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及白桦—落叶松林等。
杜鹃—兴安落叶松林代表着一种冷干的生境条件,是构成大兴安岭植被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此类兴安落叶松林多占据阳坡、半阳坡或分水岭上。林木高大,木材蓄积量大,结构简单,林相整齐。
越桔—兴安落叶松林代表着一种冷湿的生境条件,在大兴安岭多见于山坡上部较平坦地段,分布较为广泛。此类型林下天然更新良好,尤其在林窗处有大量的兴安落叶松更新幼苗,生长状态良好。
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是大兴安岭分布面积最广的森林类型,多在坡度5°~10°之间的阴坡、半阴坡下部,生境较冷湿,水分充足,并常有滞水。枯枝落叶分解不良,形成明显的潜育化和泥炭化现象。加之土层极薄,又具永冻层,影响林木生长,因此立木低矮,胸径小,林相虽整齐,但枯腐木和风倒木较多。由于林内水分充足,利于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故林下幼苗很多。但因灌草茂密,妨碍了幼苗发育成幼树,因此林下更新出现幼苗多、幼树少的特点。
草类—兴安落叶松林集中分布于山地下部坡度一般为6°~10°的阳坡、半阳坡,多为同龄林,有成层现象,层片结构较简单,有时林内有大量更新幼树。林下土壤为较肥沃的棕色针叶林土,因此草本层和灌木层发育较好,草本植物种类繁多。
白桦—兴安落叶松林在大兴安岭是一种过渡植被类型,是原生的兴安落叶松林经过采伐、火烧等干扰后,以白桦为主的阔叶树种侵入形成,所以白桦—兴安落叶松林在组成、结构上极不稳定,但分布广泛。白桦的寿命一般仅为70年~100年,而兴安落叶松寿命较长,随着林龄增加,白桦逐渐衰退,便恢复成各类兴安落叶松林。虽然白桦—兴安落叶松林不稳定,但白桦在改善森林土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兴安落叶松林演替的重要阶段。
[17]
大兴安岭(4张)
大兴安岭东南坡较陡,西北坡向内蒙古高原和缓倾斜。经过长期侵蚀,山顶浑圆,以海拔2029米的黄岗梁为最高。东南坡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雨水较多,西北坡却较干旱,成为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北部漫山遍野都是密密层层、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林带北宽南窄,跨纬度7°,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62%。
[19]
大兴安岭中有许多优质的木材,如红松、水曲柳等。落叶松、白桦、山杨等是这里的主要树种。由于这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只有拼命地向上长,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到阳光,因此,这里的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有的大树长到60多米,树干仍然笔直。
[18]
大兴安岭盛产蓝莓(俗称笃斯、都柿),而且都是纯野生的,是中国主要野生蓝莓产区。蓝莓,意为蓝色的浆果之意。一种是低灌木,矮脚野生,颗粒小,但花青素的含量很高;第二种是人工培育蓝莓,能成长至240cm高,果实较大,水分较多,花青素含量相对偏低。全世界分布的越橘属植物可达400余种,主产于美国又被称为美国蓝莓,中国主要产在长白山及大、小兴安岭林区尤其是大兴安岭中部。
[20]
大兴安岭动物资源
大兴安岭的林地有7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1%,在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繁衍生息着寒温带马鹿、驯鹿、驼鹿(犴达犴)、梅花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棒鸡、天鹅、獐、麋鹿(俗称四不像)、野猪、乌鸡、雪兔、狍子(矮鹿、野羊)等各种珍禽异兽400余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成为中国高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野生动、植物乐园。在大兴安岭流淌着甘河、多布库尔、那都里、呼玛、额木尔等二十多条大小河流,最终注入了边陲人民的母亲河——黑龙江。这里盛产鲟鳇鱼、哲罗、细鳞、大马哈、江雪鱼等珍贵的冷水鱼类。
[20]
部分鸟类(4张)
鸡类除松鸡科处,雉科有三种,雉鸡仅见于伊勒呼里山以南,斑翅山鹑等有一定数量。
陆禽除鸡类外,还有山斑鸠,在这里是常见的夏候鸟。岩鸽见于山崖附近。
游禽在大兴安岭鸟类中占有相当的位置,包括目、雁形目、鸥形目三个目。大兴安岭地区是多种雁鸭类的天然繁殖场,其中鹊鸭、斑头秋沙鸭等只在该区繁殖。
涉禽包括鹳形目、鹤形目、鸻形目,共40种,其中鸻形目种类最多,它们是沼泽湿地和河边水域的居住者,都是候鸟。
猛禽在大兴安岭鸟类中所占比重不小,有隼形目19种,鸮形目10种。它们在控制啮齿类的数量,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攀禽包括鹃形目、夜鹰目、佛法僧目、形目共13种,是重要食虫鸟类。其中形目7种,是冬季林中的常见鸟类。
鸣禽共114种,是大兴安岭地区鸟类种数最多的一个生态类群。除鸦科、山雀科、文鸟科、雀科的少数种为留鸟外,绝大多数是候鸟。雀形目鸟类除雀科、文鸟科、百灵科外,大多为动物食性,是控制害虫、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与国内其它地方相比之下,该区特有种除松鸡科外还有乌林鸮、猛鸮、鬼鸮、雪鸮、雪鹀等。此外,虽在国内其它地方可以见到,但繁殖区仅限于或主要在该区者,有鹊鸭、丘鹬、斑头秋沙鸭、短耳鸮、北噪鸭等。
大兴安岭(5张)
据调查:大兴安岭地区哺乳动物总计6目16科56种。兽类资源十分丰富,已知56种中有许多属于稀有珍贵的兽类,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9种。
两栖、爬行类动物资源:大兴安岭属于寒温带气候,冬季酷寒而漫长,生活条件较为严酷,作为变温动物,两栖、爬行类动物在这里分布的种类比较少,现有种类都是比较耐寒的,而且有冬眠的生态习性。受高寒气候条件的影响,大兴安岭两栖、爬行类种类单一、数量少。根据调查,大兴安岭地区两栖、爬行类动物共4目14种,主要常见种类黑龙江林蛙、胎生蜥、中介蝮等。
大兴安岭地区高寒的气候条件,成为两栖、爬行类动物向北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小鲵科动物世界上有30余种,国内有13种,但仅有1种分布到该区,即极北鲵,它是本科中最耐寒的一种,向北可达到北极圈的北纬65°。该区无尾两栖类较多,有6种,蟾蜍有2种,林蛙有2种。
[21]
大兴安岭淡水资源
兴安岭美景(7张)
黑龙江水系各河流年均径流量为125.9亿立方米。嫩江水系径流总量为44.2亿立方米。大兴安岭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35093m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
[8]
大兴安岭地表水资源量最多,年径流深为262.4mm,折合水量为170.0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相对较少,地下水位从年初呈缓慢下降趋势,在3~5月份地下水位最低,此后降水量不断增加,地下水位普遍开始抬高,8~9月份地下水位达到全年的最高值后,又逐渐消退。
河流水量主要集中于夏汛雨季。当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封冻期,河流水量主要靠地下水补给,水分逐渐减少,一些中、小河流发生断流或连底冻现象。但降雪及冰冻也为河流储蓄了一定的水量,到了春季气温回升,地面积雪、冰冻融化,汇入河流,则河流水量骤增,尤其发源于大兴安岭东侧和伊勒呼里山北侧的河流表现明显,常常形成春汛,出现当年最高洪水,径流的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及年际变化很大,在全年径流中雨水补给约占75%~80%,融雪补给约占20%~25%。
大兴安岭矿产资源
大兴安岭矿产资源也很丰富,是国家重点成矿带,德尔布干和大兴安岭两个成矿带横贯全区,是国家19个重点成矿带和3个重要找矿靶区之一;已发现矿种44种,约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1/4;矿产地584处,矿床119处,
[25]
自古就以出产黄金著称。已有多条铁路伸入林区。
[20]
大兴安岭地区矿产多为稀有矿藏,品种多、品位高。
[25]
大兴安岭旅游资源
编辑2009年8月8日,在加格达奇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蓝莓节,大兴安岭主要旅游景点:漠河、胭脂沟、石林、五道豁洛岛影视基地、丰林自然保护区、尼尔基水库、大兴安岭资源馆、洛古河、映山红滑雪场、瑷珲城、沾河漂流、带岭动植物资源馆、国际狩猎场、金山屯大森林探险漂流、恐龙博物馆、林中园、龙骨山、桃源湖·鄂伦春民族风情、黑龙江风光、胜山狩猎场、药泉山、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桃山国际狩猎场、北极村、加格达奇北山公园、莫尔道嘎国家原始森林公园。
[15]
大兴安岭特色景观
北饮泉:位于药泉湖东南150米的石龙岩的西侧,于1954年发现,是饮用矿泉。在泉口可见有二氧化碳气泡冒出,状若沸腾。北饮泉既是饮用天然矿泉水,也是医疗矿泉水。
漠河:又称墨河,据说是因河水黑如墨而得名。漠河位于中国最北端,隶属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东临塔河,西南接内蒙古额尔古纳左、右两旗,北至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与俄罗斯阿穆尔州、赤塔州隔江相望。由于地理位置独特,资源丰富,天象奇特,有“金鸡冠上之璀璨明珠”的称呼。
[15]
神州北极:黑龙江漠河县、抚远县与新疆喀什市、海南省三亚市是中国东西南北四个极点的行政区,并称为中国“四极”。漠河县北极村是中国位置最北的村落,一年四季不断有游人寻北而来,诗人、作家陈运和更是为写作到此。这里有“最北一家人”、“北陲哨兵”、“北极沙洲”、“北极林海观音”等众多最北特色景观。
[15]
北极光与极昼极夜:北极光现象是大气层受到太阳发射出的带电粒子的冲击而引起大规模放电形成的。极光瞬间变幻,一般可分为弧状极光、带状激光、片状极光、放射状极光等。全世界只有芬兰、阿拉斯加等少数高纬度国家和地区可以观测到北极光。漠河县的北极村是中国唯一可观赏到北极光和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
[15]
映山红滑雪场:位于加格达奇光明社区南部3.9公里处。这里每年积雪期180天以上,从每年的10月下旬到次年5月上旬均可以开展滑雪旅游活动,是中国纬度最高、雪期最长、距离中心城市最近的滑雪场。映山红滑雪场占地16公顷,山顶海拔581.252米,垂直落差近200米,有初、中、高级雪道及雪圈娱乐道、单板公园道共计6条,全长5500多米。一些滑雪队在这里进行全运会、大冬会的备战训练。
[15]
美丽的大兴安岭(20张)
吴八老岛:位于黑龙江上游413公里处,黑龙江主航道中方一侧,现归呼玛县三合村管辖。它由三个椭圆形彼此孤立的沙岛组成,枯水期连成一片,面积约1.55平方公里。因三合村居民吴相连,绰号吴老八,全家五口在岛上居住耕种土地而得名。吴八老岛历来属于中方领土,在中苏关系紧张时期,曾发生过著名的“吴八老岛”事件。当下经中俄堪定国界后确定吴八老岛为中国领土,三合村民依旧在岛上耕种生活。
[27]
青山岩臼景区位于克旗东南部约25公里处,它地处大兴安岭东南边缘,绵延起伏20公里,海拔1574米,青山保护区面积约9200公顷,由青山岩臼景区和关东车花岗岩峰林组成。在这里有世界上规模最大、发育最好、类型最多的岩臼群,在青山山顶南面两边平缓起伏的花岗岩岩面上,1000㎡的范围内有数百个岩臼,岩臼群的外围两侧均为悬崖峭壁。地质学家考察认为:青山花岗岩石臼是世界罕见的自然遗产,是第四纪冰川运动的结果。它是古气候、古环境、古地貌、古人类变迁的历史见证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以岩臼和花岗岩峰林地貌为主体的世界地质公园园区。
[28]
大兴安岭史迹遗存
嘎仙洞石室:“嘎仙洞”是古代鲜卑族人的发源地,嘎仙是鄂伦春语“猎民之仙”的意思。“鲜卑石室”嗄仙洞是拓跋鲜卑的祖庙所在之地。嘎仙洞是天然山洞,洞口在高出平地约25米的峭壁上,面积约2000平方米,最高处达20多米。西北有一向上的斜洞,坡度约20°。主洞中部放置一块约3米见方的天然石板,地下堆积较厚的青苔。洞内西壁上有北魏太平真君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祭祖时刻的铭文。在地表以下1.3米的黄色粘沙土层中,曾出土有打制的石器,表明这里可能存在着更早的文化遗存。
[27]
大兴安岭景区图册(6张)
雅克萨古战场遗址:雅克萨古战场位于漠河境内。1650年(清顺治七年)9月,中国领土漠河雅克萨被沙俄侵略军强行占领,并修筑大量工事,取名阿尔巴津诺。1684年雅克萨已成为沙俄侵华的军事基地。清政府为稳定边塞,收回领土,于1685年开始了雅克萨之战。康熙皇帝趁平定三藩、台湾已统一的有利时机,对沙俄侵略者实施反击,并一举取得了胜利。截至2011年,在雅克萨古战场遗址上,当时的炮台、城堡仍清晰可见。
[29]
李金镛祠堂:位于漠河金沟林场。清代爱国名人李金镛,清光绪十四年奉朝旨深入漠河开矿屯垦。2007年,漠河县投资650余万元在原址上进行重、扩建。祠堂主殿陈列着李金镛塑像、清政府有关老沟金矿事宜的奏折及部分实物文本。东厢房为幕僚馆,陈列着刻有协助李金镛创办和管理金矿的90余名幕僚的浮雕画;西厢房为功德馆,陈列了2000余件出土的采金工具和20余幅图片。
[30]
胭脂沟:位于漠河县西林吉镇,又称老金沟。它全长14公里,是额木尔河的支流,以盛产黄金闻名于世。相传,1877年一位鄂伦春老人在此葬马掘穴,不但发现了许多金苗,还在老沟河底捞起的河沙中发现金末几乎占了一半。此消息迅速在周边地区传开,吸引了大批俄国人来此窃采黄金。与此同时大批中国人也逐渐寻金而来,仅1883年至1884年两年就盗采21.9万余两。1887年清政府指派北洋大臣李鸿章督办,调吉林候补知府李金镛主持办理漠河金厂。仅1889年清政府从这里就获得黄金达两万两,1895年获5万多两,老金沟的黄金开采达到了鼎盛时期。胭脂沟开采黄金100多年来,这里的沙土已被筛淘过几十遍,但仍可淘到黄金,可见黄金储量之丰富。
[31]
大兴安岭旅游荣誉
大兴安岭地区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建成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以上景区7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国家森林公园3处。截至2014年,大兴安岭地区先后获得“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中国三大低碳旅游景区”、“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十大森林”、“中国十大冰雪旅游胜地”和“中国最令人向往的20个地方”等称号。
[8]
大兴安岭实用信息
编辑最佳季节:6月-8月最佳。冬季长达7个月;夏季每年只有2个月,但日照时间很长,可达17个小时,岭上凉爽,时有暴雨。大兴安岭冬季景色非常漂亮,但碍于气候和交通因素,不是很方便游览。11月后,当地平均温度一般都能达到零下40℃左右,虽有林木挡风,并非想象中那么寒冷,但冬季来此,还是需要格外主意保暖,以防冻伤。另外,山岭冬季时有野兽出没,多为黑熊、狼、野猪等对人有杀伤力的动物,因此游客切不可在没有导游陪伴的情况下私自进山,比较危险。
大兴安岭交通信息
编辑大兴安岭火车
兴安落叶松林(2张)
大兴安岭境内有嫩林、伊加铁路。客运列车南出可直达哈尔滨、沈阳、北京,西出可直达海拉尔、满洲里,林呼、塔韩支线贯通区内全境。
大兴安岭汽车
加-塔-漠高等级白色路面已经全线贯通,游客可以自驾车来这里旅游,更加真切体味大森林的气息和这里的民俗。
城乡公路四通八达,嫩漠公路、111国道、黑河公路均与大兴安岭相连,直通哈尔滨并加入黑龙江省内各地市公路网,公路通车里程达1560公里;
大兴安岭人文历史
编辑大兴安岭名称由来
大兴安岭历史沿革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
编辑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西林吉、图强、阿尔木和塔河4个林业局所属的几处林场,同时起火,引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据初步统计,过火面积达101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近70%。烧毁房舍61.4万平方米。内含居民住房40万平方米,贮木场4处半,林场9处,存材85.5万立方米,烧毁各种设备2488台,粮食650万斤。桥涵67座,铁路专用线9.2公里,通讯线路483公里,输变电线路284.2公里。受灾群众5万多人,死亡193人,受伤226人。
[36]
【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
[37]
为了反思纪念这场特大森林火灾而,建造了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位于漠河县西林吉镇中华路东侧,17区西北端,1988年10月22日建成开馆,于2006年重新改扩建,新馆占地面积2900㎡,建筑面积为2518㎡,展厅面积2260㎡。
[36]
1999年被黑龙江团省委、文管会、民政厅命名为“省级青少年教育基地”,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级旅游景区。
[38]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内蒙古和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将联手进行森林防火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2015-03-04]
- 2. 大兴安岭 .学问网[引用日期2019-03-15]
- 3. 2016年度基础数据汇总 .呼伦贝尔市林业局[引用日期2019-03-15]
- 4. 建制沿革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引用日期2019-06-02]
- 5. 大兴安岭 .学问网[引用日期2019-03-15]
- 6.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2015-03-04]
- 7. 大兴安岭地理地貌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3-09-28]
- 8. 大兴安岭地区投资发展与潜力报告 .东北网[引用日期2015-03-05]
- 9. 黄明 黄杰《大兴安岭主要森林土壤类型的分析鉴别》(《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
- 10. 大兴安岭旅游、气候 .黑龙江新闻网[引用日期2013-10-16]
- 11. 大兴安岭南部与阴山山地 .北师大[引用日期2015-03-05]
- 12. 大兴安岭林区 自然生态氧吧 .中国花木网[引用日期2013-10-16]
- 13. 大兴安岭西侧的绿色宝石——健康阿尔山 .中国日报[引用日期2015-04-30]
- 14. 柴河罕见的火山天池群 .山东博物馆[引用日期2015-04-30]
- 15. 大兴安岭旅游资源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3-09-29]
- 16. 林业局自然环境 .中国林业网[引用日期2015-04-30]
- 17. 大兴安岭:冻土和森林的奇迹 .国家林业局[引用日期2015-04-05]
- 18. 树木的海洋--大兴安岭 .黑龙江新闻网[引用日期2013-10-16]
- 19. 大兴安岭指南 .搜狐旅游[引用日期2015-03-04]
- 20. 黑龙江大兴安岭天然林区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3-09-29]
- 21. 生物多样性 .大兴安岭地区[引用日期2015-06-05]
- 22. 司国佐、 毛正国、杨文娟(《黑龙江水利科技》2006. 34(6))《大兴安岭地区水文特征分析》
- 23. 内蒙古大兴安岭摸清湿地和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家底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5-03-04]
- 24. 魅惑大兴安岭 .国家地理[引用日期2015-03-05]
- 25. 大兴安岭地区投资发展与潜力分析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引用日期2015-03-05]
- 26. 大兴安岭地委、行署热烈祝贺第22届哈洽会圆满成功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3-10-16]
- 27. 拓跋鲜卑的发源地——嘎仙洞 .中国经济网 [引用日期2013-09-29]
- 28. 青山 .克什克腾旗[引用日期2015-06-05]
- 29. 古城岛雅克萨古战场遗址 .中国漠河[引用日期2013-09-29]
- 30. 洛社清代爱国名人李金镛祠堂在漠河落成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3-09-29]
- 31. 清官李金镛 淘金胭脂沟 .宁波中小学德育心育网[引用日期2013-10-16]
- 32. 中国山脉名称由来 .青岛新闻[引用日期2015-04-05]
- 33. 组图:大兴安岭里的火山地貌博物馆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3-09-28]
- 34. 大兴安岭历史沿革 .中国鄂伦春[引用日期2013-09-29]
- 35. 大兴安岭地区建置沿革 .中国龙志网[引用日期2015-03-05]
- 36. 1987年5月6日 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 .中华网[引用日期2013-09-29]
- 37. 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简介及图册参考资料 .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引用日期2013-09-29]
- 38. 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 .新浪[引用日期2015-03-04]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