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总工、高级顾问:白凯华(柏开花),女,1955年生,蒙古语专业本科,中共党员,退休前为副译审职称,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蒙古族奥日雅玛拉刺绣的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近40年教师、记者、编辑、翻译从业经验。
1983年她开始编著《服装裁剪最新最简方法(蒙文版)》,获得兴安盟第一届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1988年开始她利用业余时间对全盟88个贫困嘎查、村,进行服装裁剪技术免费扶贫培训,到2006年止共培训4000余人次。学员中有的开店;有的成为高级打版师或服装企业管理人员;多数可以自理家中缝缝补补的活儿、节约开支、增加收入。在蒙古族服饰创新上,2008年获乌兰浩特市蒙元文化服饰模特邀请赛最佳服饰创新奖、2009年科尔沁民族服饰设计暨模特表演大赛服饰设计二等奖。
2008年从兴安盟广播电台退休后,由新闻工作者转为非遗传承人,专业从事奥日雅玛拉刺绣免费传承培训、产品开发、设计、制作、推广等活动。至今已培训的6000余人次学员中,建档立卡131人次,包括下岗职工、失地农民、贫困户、残疾人、在校师生、牧民、林业职工,社区居民,戒毒人员等。在刺绣产品开发上,2017年兴安盟首届文创产品大赛银奖;2019年兴安盟巾帼手工艺大赛十佳作品奖。
除了资深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研究背景可为产品设计提供灵感,其30多年的扶贫培训经历在项目带动就业、助力产业扶贫上也将提供宝贵的经验支持。同时其开发的书法绣挂屏、艾叶养生枕、民族服饰、靠垫抱枕、蒙古族哈达嘎、小工艺品等六个系列30余种产品,也为我们提供了创新素材和新角度。
生产、技术负责人:丽艳,女,1982年生,生物工程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7年生物、环保领域科研和产品开发工作经验,专业领域的工程师(中级)职称。
自幼对手工制作充满好奇和兴趣,小学、初中时就亲手为自己的布娃娃设计制作服饰。本科就读期间,也是班级里缝缝补补的能工巧匠,为同学们解决了许多小麻烦。大学暑期,首次与传承人柏开花学习奥日雅玛拉刺绣。通过完成书法绣作品,早早体会到这种传统刺绣工艺的辛苦,成为后来的专利装置研发的契机。在南昌读研期间,通过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提升了自己的动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先后到过云南、上海、天津等地,后在青岛从事生产技术工作7年有余,生产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2016年返乡,参与奥日雅玛拉刺绣传承培训和产品开发工作。从理论、实践、教学、产品销售等各方面进行了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随同柏开花参加文化部的非遗传承人群研训班,考察呼和浩特、二连、锡林浩特、满洲里等区内市场,并到河北、浙江等大型专业市场调研。目前,负责所有生产设备的操作、维护、产品制作工艺等技术方面的工作。
我们的产品许多都是来自老物件的改造,而老物件本身在形成来历、用途、制作工艺等方面都是有深刻内涵的。把这些作为小知识随产品推广出去,既可以实现产品盈利,又可以把我们所了解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
2011年奥日雅玛拉刺绣成为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为更好地传承、保护、产业化发展这一非遗技艺,2012年创办该厂,致力于相关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2018年获得市就业局近40万元现代化生产设备,产能进一步提高,也是市就业局的扶贫车间,市人社局的就业实训基地。采取下乡集中传承培训方式,盟内外学员8000余人次。以灵活就业方式,带动城乡居民增收。
欢迎想创业的你加入我们,相信有了您的加入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